|
论坛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专题论坛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专题 为推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标准跟踪工作,促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和国际标准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提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水平、提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大会于2019年5月14日下午举办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专题论坛。 本论坛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四室主任肖晶和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副会长周琦担任联席主持,AOAC中国分部主席梁成珠博士和来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标准跟踪评价项目各专业组共13位中方专家代表, AOAC总裁David B. Schmidt先生等7位外方代表参加了本论坛的讨论 。同时有来中外的200余位专业人士旁听论坛并参与了现场问答。 AOAC中国分部主席梁成珠博士介绍了中国国家食品安全检验方法标准正在开展的标准跟踪评价工作,着重强调了与国际标准可比性研究作为2019年跟踪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
青岛海关技术中心食品添加剂实验室的吕宁主任代表中方专家对维生素D相关标准的可比性发表了意见,吕宁主任认为AOAC 2016.05|ISO 20636:2018 和 GB 5009.82-2016方法3互有优劣,虽然对于维生素D强化水平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在特定的皂化条件下,这些标准方法依然有可能得到相似的结果,但同位素内标D3-d6比D3-d3定量更加准确这一点可以达成共识,建议在标准修订版本中考虑采用D3-d6同位素内标。GB 5009.82-2016 (第四法4) and ISO 14892:2002, IDF 177:2002 对于相同的样品可能会给出相似的结果,ISO 14892:2002采用对样品进行复溶的处理方式,提高了方法的耐用性,值得其他标准方法借鉴。 河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张秀丽主任代表中方专家对菌落总数相关标准的可比性发表了意见,张秀丽主任认为GB 4789.2-2016 基本与美国FDA BAM chapter 3 接轨,当建议修订标准时应考虑的范围中增加适用于环境样品的检验,以弥补我国食品生产加工环境菌落总数无检验方法可依的现状;增加方法精密度的要求和范围,以便和ISO4833 接轨;增加即用型培养基,以满足快速方便检验需求。 在讨论问答环节,作为GB 5009.82修订项目作者,来自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黄百芬主任表示,项目组已经注意到衍生化条件对于D3-d3同位素内标定量带来的影响,将结合实验结果考虑D3-d6同位素内标的使用。 经过3个小时的讨论交流,与会代表普遍认为AOAC专家所建议的“比较模版”对于国标与国际标准的比较研究是适用的,可以发现标准中可能导致差异的关键技术内容,对指导下一步的实验室验证工作很有必要时。跟踪评价各专业组表示将积极参加下一步比对工作的选题和实施。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四室主任肖晶最后进行总结发言,肖晶主任表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应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解决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的匹配性问题。另外,通过国标与国际相关法规方法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把先进的、准确的方法引入国家标准,对于提高检验方法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整体水平,提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打造“最严谨标准”,具有积极意义。跟踪评价工作可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国际比对的相关工作。 |